您所在的位置:
 首页 > 出行导游频道 > 人文历史 > 塞上长城关外山 雾灵山的地理归属之谜

塞上长城关外山 雾灵山的地理归属之谜

2010-9-2 2:00:00   网友评论来源:腾讯  
   复制链接 |   

远眺雾灵山

  站在燕山主峰雾灵山的顶峰向南、向西、向北看,均有长城。南有黄崖关,西有墙子岭关,北有黑谷关、司马台、金山岭、古北口。雾灵山前后和西侧均有长城,毫无疑问这里当年肯定是边塞重地。那么雾灵山是塞内还是塞外呢?是关内还是关外?雾灵山附近的长城又到底修于何时呢?

  雾灵山在战国时期属于燕国。当时的燕国境内有许多游牧民族居民,历史上称之为东胡,经常对农业地区骚扰作乱,于是在战国末年,燕国大将秦开赶走游牧居民并修筑一些长城作为防御。这些长城修在了当时的燕国北部边境,也就是现在的承德丰宁、围场一带,远远地将雾灵山圈在长城以内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,把燕国长城和西边的秦、赵长城缀连,形成了万里长城的一部分。汉时沿用燕长城,并开始使用“边塞”一词,把胡人所在的燕长城以外的地方叫 “塞外”。秦汉时期的长城在承德丰宁、围场一带,雾灵山当属塞内无疑。

  雾灵山附近的长城始建于公元556年左右南北朝时的北齐。北魏分裂为东、西魏后,厍莫奚人(鲜卑族的后人)趁此纷乱之际,进占了属于东魏的地盘,雾灵山从此纳入厍莫奚人的势力范围。而纷乱中的东魏,高洋接替了哥哥做了东魏的宰相,第二年便让东魏皇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,并把国号改为齐。此时,厍莫奚人和柔然人频繁南扰,给北齐统治者造成很大麻烦。为了阻挡柔然、厍莫奚等游牧族的进攻,北齐文宣帝高洋沿用秦汉时期的老办法——修一条横贯东西的长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公元556年),在现今的兴隆境内开始断断续续修了一些长城,向东一直延伸东大海,雾灵山就被圈在了北齐长城以外。雾灵山地处黄崖关、墙子岭雄关之外,雾灵山就是关外(有人称塞外)了。

【分页导航】
   [编辑:逯博]
查看更多评论>>我来说两句(已有0条评论)
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(欢迎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)
忘记密码? 注册 用户名:  密码:    匿名评论
本文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:转载自风景网 [ http://www.fengjing.com ]
本文链接:
本文关键字雾灵山